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录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信息 > 正文

郑州航院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结构材料分会场报告隆重举行

【编辑:任玉美 审核:张先忠 | 日期:2019-12-19 | 浏览次数:次】

12月18日,郑州航院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结构材料分会场报告在我校图书馆第四报告厅隆重举行。报告会由高卡、樊磊博士主持,共有8位青年教师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在大会上做报告,郑州大学卢红霞教授教授受邀做经验指导。

陈占兴老师作了“电流作用下TiAl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利用电磁冷坩埚加热工艺的优势与工艺特点,将电流场下的凝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制备方法引入TiAl合金的凝固中,利用电流技术这一外场形式实现和控制TiAl合金的凝固过程。电流凝固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该合金室温塑性差、断裂韧性不足的问题,达到提高合金加工性能和工艺性能的目的。

丁云鹏老师作了“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振荡压力烧结机理及结构调控机制研究”的报告。丁老师提出采用振荡压力烧结技术,结合镀层处理与球磨分散及CNT空间容量计算,可用来制备高致密度(高于99%)的CNT/Cu复合材料。针对其振荡烧结机制(动力学)与结构及界面调控机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为发展新型的高强高导统计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高阳老师作了“超细晶WC-Fe-Ni硬质合金的振荡压力烧结机理及性能调控”的报告。高老师在报告中指出超细晶WC-Fe-Ni硬质合金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材料,但是该合金的润湿性差,烧结困难,难以获得晶粒均匀细小、无异常长大的高致密材料,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老师创造性的采用新型振动烧结技术制备超细晶WC-Fe-Ni硬质合金,通过对合金的致密化、晶粒生长及组织演变规律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烧结工艺-微观结构-性能关系,获得组织调控机制,从而为高性能硬质合金的可控制备提供理论支撑。

何永全老师作了“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组织转变与氢气还原反应协同效应研究”的报告。用氢气还原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用于无酸除鳞和改良钢板表面状态是一种绿色新技术。然而,氢气还原反应过程、氧化铁皮的组织转变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形成明确的系统认知,阻碍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和应用。何老师以热轧低碳钢板为原型材料展开研究,旨在揭示氧化铁皮氢气还原与组织转变的协同效应,解决无酸除鳞工艺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核心基础问题,为开发高效绿色钢材制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提供理论支撑。

刘军威老师作了“高稀土化镁合金离心铸造凝固行为研究”的报告。刘老师以Mg-Gd系高强度高韧性合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镁合金在离心铸造凝固过程中形核机制和成分偏析行为,通过单因素隔离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离心铸造外加物理场对合金组织细化和成分偏析的影响机制,在离心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辅助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实现镁合金离心铸造组织细化与成分偏析控制的平衡优化,为大规格镁合金环件的匀质化、细晶化制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孙德建老师作了“低成本高性能粉末高温合金的振荡压力烧结及机理研究”的报告。孙老师针对振荡压力烧结制备第二代粉末高温合金FGH4096的科学问题,系统研究烧结工艺对粉末高温合金致密化行为、微观组织(晶粒、原始边界颗粒、沉淀强化相等)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粉末高温合金振荡压力烧结的致密化机制、晶粒生长机制和原始边界颗粒形成机制,建立烧结工艺参数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杨守磊老师作了“含原位碳铝酸钙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性能研究”的报告。含碳浇注料具有优良抗热震性及抗侵蚀性,其发展对实现钢铁冶炼窑炉等设备的长寿命化意义重大。杨老师在掌握原位碳/铝酸钙复合粉合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过渡金属催化石灰石热解产生的碳源制备原位碳纳米管(CNTs)铝酸钙水泥,并用作浇注料结合剂。系统研究并阐明原位CNTs/铝酸钙复合粉结合浇注料抗侵蚀性机理。研究结果对推进含碳浇注料工业化应用、丰富含纳米碳复合粉制备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中每位教师积极准备,专家针对每个人基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说明和指导。通过本次论坛,丰富了老师们申请国家自科基金的经验,掌握了更多撰写申请书的技巧,纠正了误区,为提高国家自科科学基金申请的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