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简介
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2019年立项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质量获国际认可。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和“材料学”省重点学科、“航空产业技术”省特色学科、“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空功能材料与先进制备技术”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实践平台,获得省一流课程6门及省教学成果奖3项,省大学生实践基地3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本专业坚持“航空为本,学科交叉”的专业建设思路,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构建“OBE”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双创融合、三位一体、四年一贯”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模具设计、塑性成形、粉末冶金、材料制备与分析等领域,为航空行业和地方经济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
2.招生状态
招生起始年份:2005年9月
当前状态:正常招生
3.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3年—7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精神,服务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立足中原经济,面向全国,围绕航空工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能够在航空、汽车等制造业从事材料成型相关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工作,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优良职业道德、较强沟通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兼具深厚地家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能够积极、热情、自愿的服务国家和社会。
2.具备较高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能够在社会、健康、环境、安全、法律等约束下,熟练从事航空材料成型技术相关领域的工艺设计、装备设计、质量控制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3.具有较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与研究创新能力,能够跟踪航空材料成型领域前沿知识,预判行业发展趋势,自如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设计技术方案和成型装备,研发新产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4.具备优秀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背景环境中胜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技术项目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和工作需求,通过多渠道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快速适应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职业发展与岗位变迁。
5.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传输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形原理、航空材料及热处理、材料加工工艺、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成形设备、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成型综合性设计与制作等
6.专业荣誉
国家级: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省级: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河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学)

7.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6人(高级职称占比56.25%,博士占比81.25%),专职实验技术人员4人,企业兼职导师45人。
教学设施:拥有总值超4000万元的实验设备,覆盖材料成型、热处理、无损检测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600㎡



课程资源:省级一流课程16门,校级一流课程10门。

8.培养过程
实习实训:与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乡巴山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创新创业:实施“航材双创”,本科生可参与导师科研项目,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国家级奖项40余项,考研率超30%,多人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深造。

9.就业去向
行业分布:
航空航天(27%)、汽车制造(26%)、教学科研(28%)、其他(19%)

典型单位: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景航航空锻铸有限公司
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星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洛阳铜一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10.优秀校友

11.专业介绍微视频